412  

「黑琵先生」王徵吉與高海科大教授張順雄,在高雄科工館舉辦黑面琵鷺攝影聯展,走訪記錄台灣、韓國黑琵度冬及繁殖的生態影像。王徵吉投入黑琵觀察保育50年,罹癌仍不減熱誠;張順雄一頭栽進黑琵保育,呼籲千金難買珍貴物種。展期到12月3日。張順雄與王徵吉都是「黑琵家族攝影俱樂部」成員。人稱「黑琵先生Mr.Happy」的王徵吉,皮膚黝黑,曾先後獲頒2006年韓國環境運動聯盟保護黑面琵鷺貢獻獎、2009年帝亞吉歐《Keep Walking》夢想資助計畫首獎、2010年金鼎獎、2012年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終身成就貢獻獎等殊榮。王徵吉表示,拍攝物種前須先掌握生態資訊,尤其黑琵僅在北起俄羅斯、南至越南等地區現蹤,每年9月下旬至隔年3月來台度冬,3至4月啟程折返韓國;黑琵孵化期平均23天至26天,再經45至50天幼鳥展翅。他每年至少往返韓國6次觀察紀錄,剛開始因不諳韓文,仰賴當地鳥類嚮導及專家學者協助,現在已經可以自由行了。張順雄是海洋科技大學微電子工程系所教授,私下是位業餘攝影玩家,因志趣相投與王徵吉結識,6年前一頭栽進黑琵保育。只要有空就揹著攝影器材到嘉義鰲鼓、布袋、台南七股、高雄茄萣、永安等處濕地,記錄當地黑琵棲息樣貌。今年3月,他追蹤黑面琵鷺至曾文溪口廢棄魚塭,意外發現13年前中毒事件幸運獲救黑琵「T28小安」身影。小安現在約已18歲了,堪稱黑琵中的「鳥瑞」,希望在未來幾年還能繼續見到牠。王徵吉幽默地說,黑琵因鳥喙形狀,無法像人類一樣享受「喇舌」,但可以互相依偎理羽,一樣可以卿卿我我。張順雄表示,拍黑琵首重方位,才能拍到迎風展翅的角度,想要近距離觀察,得比牠們更早到才不會被察覺。展期至12月3日。「黑琵先生」王徵吉(右)與海科大教授張順雄(左),在科工館舉辦黑面琵鷺攝影聯展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張順雄與王徵吉展出60幅走訪台灣、韓國拍攝的黑琵度冬及繁殖的生態影像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 分享 facebook 「黑琵先生」王徵吉(左)與海科大教授張順雄(右),在科工館舉辦黑面琵鷺攝影聯展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 分享 facebook
48CCDD61B55EF07C
arrow
arrow

    jinj45ddu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